寺廟的文化
雖然住在最棒的私人Villa裡,但是Alex相信很多人對於峇里島的印度教信樣充滿了好奇,由於多數人篤信的佛教與印度教同樣起源於印度,「拿香祝禱」、「供品」、「鬼神信仰」之類的方式都和我們非常相近,但是由於崇拜的方式與對象不一樣,這也讓我們內心的好奇心更升高了,好想知道他們到底在拜些什麼呀。
你可以在大街小巷看到成天定時這裡拜、那裡拜的媽媽們,在什麼都是神的概念之下,峇里島人的廟宇有各種不同的等級,屬於家庭的家廟,屬於鄰里的村廟,屬於省市的省廟或是古代王國的國廟,林林總總,我們這些歪國人還真的是很難看懂。但是峇里島人虔誠的心卻是一樣的,因此,今天要推薦的是幾間到峇里島旅行一定要去看看的廟宇。
其實Alex也跟大家一樣,半天弄得霧煞煞的,還好,經過一番的研究,以及在峇里島在地朋友的說明下,Alex整理出來幾間對峇里島人來說最重要的廟宇,大家前往峇里島時,千萬不要錯過了這些地方。
必拜首選-海神廟(Tanah Lot)
海神廟,原文是Pura Luhur Tanah Lot,本身位於比較偏南的峇里島西部海岸,由於海神廟被許多遊客高竿的照相技術拍攝得太美了,於是到峇里島一定要造訪的名號就因此打響了起來。
話說,海神廟的建造者也是一個古代來自爪哇的祭司-Danghyang Nirartha,因為某一天他走到塔巴南的海邊,看到了這一處位於海上的石頭閃閃發著亮光,心想:這一定是神蹟,因此吩咐了一些當地居民建造了祭祀海神Dewa Baruna的寺廟,而後來人們也傳說著,這個寺廟由許許多多的海蛇保護著,而這些無數的海蛇都是由一隻從祭司Niratha身上腰帶變來的據大海蛇繁衍的後代。
不管如何,黃昏日落於海上的太陽,輝映著海神廟景觀是最受到歡迎的,也因此這個其實有點離觀光客活動區域偏遠的地方,在每天下午便會車水馬龍彷彿我們知道的跨年情景一般,好吧,誰叫我們是觀光客,去擠這樣的人潮就當是旅行的一種宿命吧。
來到海神廟參觀是要收門票的,本地人Rp.20,000,外國人Rp.60,000,擺明了讓人不舒服,但是,觀光客嘛….所以Alex很久沒去海神廟了。
延伸閱讀-更多Alex有關塔巴南-海神廟區的文章:
必拜廟宇-烏魯瓦圖斷崖廟(Pura Luhur Uluwatu)
烏魯瓦圖斷崖上方的斷崖廟(斷崖廟是我們的膩稱,正確名Pura Luhur Uluwatu),這是位於峇里島最南端的布基半島(Bukit)南端印度洋懸崖上的古廟。
這座廟的起源可追溯自西元11世紀,一開始由不知名的僧人在這斷崖上蓋了一做小神龕,接著由由爪哇的祭司Empu Kuturan增建,後來許多他的追隨者經過數個世代完成,其中包括了Dang Hyang Nirartha這位祭司,整座神廟的規模才被建立了起來,這裡供奉著掌管水(湖泊、河川、稻米)的神-黛維(Dewi Danu)。
斷崖廟最大的特色就是建造在突出浮於海面懸崖上的寺廟建築,Alex有時候在想,古代的僧侶或是祭司,他們是根據自己的想像創意才把寺廟建築在此,還是根據一些宗教的定義去找尋符合宗教意境的地點?
只是不管如何,這些行動都讓身為後世的我們有機會看到這座懸崖之上,聯繫著印度洋浪濤與藍天或夕陽同框的絕美寺廟景觀。
Alex在其他文章有提過,來到斷崖廟最好的時間是下午四、五點,除了可以看到最美的夕陽之外,在這裡每天黃昏6點中準時開演的克差舞(Kecak Dance),那可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精采。
這個精采Alex比較不認為是舞蹈戲劇本身(雖然他們努力演出史書裡的印度教神話故事也很棒),但是非常熱愛戲劇表演的Alex最推薦的是這裡面對印度洋的露天圓形舞台設計,以及巧妙利用每天黃昏時分每分每秒都在變化的海面上的夕陽、彩霞,以及天空的顏色當成舞台的帷幕,我不認為先進的百老匯、倫敦有太多機會做這樣的嘗試,只有峇里島的烏魯瓦圖有唷。
延伸閱讀-更多Alex有關烏魯瓦圖文章: